楞嚴經白話文逐句詳細解說3.1~3.15 - 封面
楞嚴經的白話逐句詳細白話解說,第3.1~3.15 【經】復次阿難!云何六入,本如來藏妙真如性?阿難!即彼目睛瞪發勞者,兼目與勞,同是菩提瞪發勞相。 白話翻譯:「『再者,阿難!為什麼說「六入」的本體就是如來藏、那不可思議的真如體性呢?阿難!就如同先前所說,...

閱讀全文 →

楞嚴經白話文逐句詳細解說2.21~2.26 - 封面
楞嚴經的白話逐句詳細白話解說,第2-21~2-26 【經】阿難!吾今為汝,以此二事,進退合明。 白話翻譯:「『阿難!我現在就為你,用這兩件事(別業妄見與同分妄見),從正反兩方面來綜合闡明。』」 補充說明:佛陀準備將前面所講的「別業妄見」(如病眼見圓影)和「同分妄見」(如一...

閱讀全文 →

楞嚴經白話文逐句詳細解說2.16~2.20 - 封面
楞嚴經的白話逐句詳細白話解說,第2-16~2-20 【經】阿難言:必此妙見,性非自然,我今發明,是因緣生。心猶未明,諮詢如來,是義云何,合因緣性? 白話翻譯:「阿難說:『如果這個不可思議的能見自性,其體性不是「自然」而有的,那麼我現在經過闡發思考,認為它...

閱讀全文 →

楞嚴經白話文逐句詳細解說2.11~2.15 - 封面
楞嚴經的白話逐句詳細白話解說,第2-11~2-15 【經】阿難白佛言:世尊!若此見精,必我妙性。今此妙性,現在我前?見必我真,我今身心,復是何物? 白話翻譯:「阿難稟告佛陀說:『世尊!如果這個能見的精華(見精),必定就是我那不可思議的真實本性(妙性)。那...

閱讀全文 →

楞嚴經白話文逐句詳細解說2.7~2.10 - 封面
楞嚴經的白話逐句詳細白話解說,第2-7~2-10 【經】佛告阿難:汝等尚以緣心聽法,此法亦緣,非得法性。 白話翻譯: 「佛陀告訴阿難:『你們現在還是用攀緣心來聽聞佛法,那麼這個佛法對於你們來說,也只是成為一種攀緣的對象,而無法真正體會到佛法的實相(法性)。』」 ...

閱讀全文 →

何謂空性?金剛經說的空性是什麼意思? - 封面
「空性」(或稱「真空無相」)是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中極為核心且反覆闡明的概念,其目的在於引導眾生擺脫一切執著,了悟自性本體,進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。 以下是經文中對「空性」的多方面闡述: 何謂空性? 非相即實相:佛陀教導,凡世間所有形相,皆是虛妄不實的。如果能識破諸相皆為虛幻的道理,就能夠...

閱讀全文 →

楞嚴經的核心重點 - 封面
《楞嚴經》的重點在於闡釋眾生清淨本心的真實體性,破除一切虛妄顛倒的見解與修行誤區,並指引眾生如何通過正修、持戒,最終證入無上菩提。以下歸納其主要內容與核心要點: 一、 辨析真心與妄心 心的處所與體性:佛陀在經文開篇,透過與阿難尊者的一系列問答,逐步破斥阿難對於「心」的錯誤認知。阿難最初認為心在身內...

閱讀全文 →

楞嚴經主要在講什麼 - 封面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(簡稱《楞嚴經》)是一部闡釋佛教甚深義理、指導修行證果的重要經典。它主要透過佛陀與其弟子阿難之間的問答,逐步揭示眾生迷惑的根本原因,並指引修習者如何體證清淨本心,最終成就無上菩提。 本經的核心教義和主題可歸納為以下幾點: 辨析真心與妄心 心的處所與體性:佛陀從阿難因迷戀佛陀三十...

閱讀全文 →

楞嚴經白話文逐句詳細解說2.1~2.6 - 封面
楞嚴經的白話逐句詳細白話解說,第2-1~2-6 【經】爾時阿難,及諸大眾。聞佛示誨,身心泰然。念無始來,失卻本心。妄認緣塵,分別影事。今日開悟,如失乳兒,忽遇慈母。合掌禮佛。願聞如來,顯出身心,真妄虛實,現前生滅與不生滅,二發明性。 白話翻譯:「那時,阿難和在場的大眾,聽了...

閱讀全文 →

楞嚴經白話文逐句詳細解說1.19~1.27 - 封面
楞嚴經的白話逐句詳細白話解說,第1-19~1-27 【經】阿難,汝今欲知奢摩他路,願出生死。今復問汝。即時如來舉金色臂,屈五輪指,語阿難言。汝今見不。阿難言見。佛言,汝何所見。阿難言。我見如來舉臂屈指,為光明拳,耀我心目。 白話翻譯:「阿難啊,你現在想知道『奢摩他』的道路,...

閱讀全文 →